close

一早五點多我就起床整理東西,可能是我的聲音太大,還吵到了同房的Laura,不過也剛好有機會跟她說聲再見。下樓已經有好幾個外國人在驢友記的櫃台,不知是要退房還是出遊。我退了房、交了鎖匙、領回押金後,也就代表準備要離開成都,前往我的下一站康定(可能很多人沒聽過或不瞭解康定,請見文末的介紹)。這裡要提醒一下大家,我是搭早上七點鐘的車去康定,但在寫本篇遊記時我查了網上的資料,新南門車站網站上出現兩種時間資料,分別為「8:00——14:00(滚动发班)」及「7:00—15:00」,而票價為「105元/117元/127元」,因此請各位自行再與新南門車站確認發車時間。

同樣也是搭著55路公交車去新南門車站,下車後走路快到車站時,一個走我後邊的年輕姑娘問我要去那裡,我說康定,她說這麼巧,她也是要去康定,只不過她是要去退票,延後一天出發;我就隨口問了,「那不然妳把票賣給我好了」,她居然同意,看我在找零錢,還說零頭就免了,反正去退票也要扣手續費。我真是好運,一早就撿到這種好康(不過我倒是沒想到她有可能會賣給我假票)。把大包落在中巴(沒錯,我坐到的是中巴,有人坐過大巴的嗎?)後的行李廂,在天才微亮的時候就發車了。我坐在車門旁的第一個位置,那個窗戶要開也不是(很冷),不開也不是(很悶,而且師傅會叫我開窗!!),我就這麼吹了一路的天然冷氣,而且腳還不能放在面前的飲水機架上,還好不用擠在小座位裡,不然七小時的車程我會彆死的。

中午休息吃午飯處
車子沿著有「中國景觀大道」之稱的318國道(起點為上海,終點為西藏樟木,全長5476公里。)前行,途經双流、新津、邛崍、名山、雅安、天全、瀘定等地到達康定(成都 - 康定約320公里)。不過我在這裡又發揮了上車睡著的功力,拿出充氣枕頭後,又補了個眠,醒來時巴士都準備要下高速公路了。司機讓大家在加油站休整了一下,重新上路後放了一部很妙的片,主角居然是以「葉問」一片而大紅的甄子丹在二十年演的青春YA片(不是A片,沒這麼大膽在車上公然放A片),只能說誰沒有過去…十一點多到了一處休息站,這裡是我們吃午飯的地方,有飯有麵任君選擇,價錢有點貴就是了(這地方荒郊野外的,東西要不貴也難)。我點最清淡的雞湯配白米飯吃,喝了一口湯,還不錯,沒有味精,但是大娘啊,那個雞肉可以剁大塊一點嗎?肉太小塊又一碗八塊錢,感覺CP值很低哩…在這個休息站裡遇到我這次旅行的第一個震撼教育,那個廁所…(嘆氣)終於我見識到沒有門、可以相互打招呼的廁所是長什麼樣子,不過最恐怖的不是這個,而是在丹巴甲居的那個廁所,暫且按下不表。


(圖片來源:網路)
休息過後繼續上路,師傅說再兩小時就可以到康定。不過這一路上我也沒跟左右鄰居聊天打招呼,就是看著窗外的風景和吃著袋裡的零食。途中經過大有來頭的二郎山,二郎山被人們稱為「天塹」,以陡峭險峻、氣候惡劣聞名於中國。二郎山隧道(海拔2182米左右)起於天全縣龍膽溪,止於瀘定縣別托村,位於二郎山山腰,全長8660公尺,其中主隧道長4172公尺,隧道凈寬9公尺,高5公尺,海拔高度2182公尺,是中國國內已貫通的公路隧道中最長和海拔最高的一條。1996年二郎山隧道工程全面開始動工興建。目前二郞山隧道已完全開通,已建成的二郞山隧道是亞洲最長的公路隧道,隧道的建成大大方便了甘孜州的運輸,並影響了整個甘孜州的旅遊開發,如稻城、丹巴等,使這些地區的旅遊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二郎山隧道建成後避開了山頂事故、災害頻發路段,保證了道路暢通和行車安全,將原川藏公路二郎山段縮短裏程25公里,縮短行程時間3小時。而二郎山也是進藏第一座高山,可惜的是我搭的是班車,不可能停下來讓大家拍照留念,只好借用一下網路上的照片,紀念一下我曾經經過這座有名的隧道。


(圖片來源:網路)
穿過隧道後即在山間盤旋,一路向下,能見到對面高聳的山峰及山腳下的河水,加上河岸旁的城鎮村落。不多久進入了瀘定。原本我對瀘定的認識也不多,後來聽到別人的介紹,才知道這個地方在國共內戰的時候,有著重要的地位。瀘定最出名的文物即為瀘定橋,位於中國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懸索橋。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1961年,瀘定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相關史實請見文末)。而同樣可惜的是,巴士也不會停下來讓乘客去看瀘定橋,所以我也只好看著網路上的圖片過過癮。此外,瀘定縣城比我想像的還要大,也還要熱鬧。


下午二點,終於到達康定。我背上背後的大包、胸前的小包(發現大包的防雨罩還被行李箱的油污弄髒了!!),一走出客運大樓就打了個哆嗦,好冷,明明是大晴天,怎麼這麼冷。手中握著在驢友記拿的登巴客棧名片,問著路邊的大娘大爺怎麼走。我在康定住的是老登巴客棧(在康定有新舊兩家登巴),在城中心裡,離客運站有段路。才走沒多遠,前面的兩個小姑娘把我攔了下來,問我說康定這裡有什麼好玩的,我回答我是第一次來,也不清楚這裡有什麼大寺名勝。她們也是跟我同一部車到康定,表示自己完全沒規畫要去那裡,連住宿的地方也沒有著落。我說我有訂好了房,不然就跟我去看看再打算。中間我們還找錯,找到新的那家登巴客棧。老登巴客棧就在格薩爾酒店旁那條巷子走進去,有著招牌跟顯著藏式裝潢的那家就是了。

落了包、登記完資料、付好房費後,我看著牆上有沒有要拼車的資訊。其實我在驢友記就開始注意這件事,可是我從來沒有做過,也不知道要怎麼找資料,只知道看各驢友留下的資訊而已,心裡還滿緊張的。在看過牆上的資料後,發現那段時間裡沒有人要拼車走丹巴,甚至是黨嶺的人,我就順口問了櫃台的服務員,小姑娘回答我剛才才有人來問過要拼車走新都橋這邊去丹巴的人。我一聽大喜,這不就剛好嗎?遂請服務員幫我跟那個人聯絡。電話接通後,我才說了幾句話,對方就說「你是台灣人吧」,囧,居然被聽出來…他叫我在客棧裡等他,他過一會兒就來談行程內容。那天已經沒有空房給跟我來的兩個小姑娘住,服務員叫她們兩個去附近問問,那段時間房間不緊張(意即不是旺季,不會客滿),應該都有空房的。這時從內廳裡走出一個女孩子,我一看,咦,這不也是跟我們同一部車來的姑娘嗎?跟她打了招呼,她笑說你也住這兒啊。等兩個小女孩找到房間回來,要找人拼車的那個人也到了,他看到我就說原來是你啊,原來大家都是搭同一部車來的,這個大哥坐我後面的位子,就像我前面說的,大家在車上都沒有聊天,也沒有交集,反而是在這家客棧裡串連了大家。


五個人看著時間才下午三點多,還早,問了服務員這裡有無可觀光的名勝,服務員說有座金剛寺,再遠點處有跑馬山。我們想說去跑馬山時間上可能來不及,就決定去金剛寺。走在康定的街頭,發現康定是座挺漂亮的狹長型城市,四周是高山,有條大河從城市中間穿過,看來最早應是在沿著河谷發展起來的地方;而大河兩旁盡是各式商店,餐飲、服飾、電器,甚至還有電影院(上演的還是大熱門片「建國大業」)。從客運站所在的一側步行金剛寺所在的一側,大概是一小時左右的時間。這裡是甘孜州十八縣的政經中心。走到高處往遠處一眺,還能見到雪山,對我這個在低海拔、亞熱帶地區長大的人來說,的確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康定金剛寺
在台灣其實並不容易見到大型的藏傳佛教寺廟,多是佛壇的形式。因此當我走到金剛寺時,心裡覺得陌生又新奇,無論是屋頂、屋簷、窗櫺上的雕塑,或是牆面上神佛的彩繪,均讓我看得目不轉睛。我們還進到了主殿(裡面禁止攝影),挑高三層樓的設計,一進去就讓人蒙生莊嚴肅靜的感覺,大氣都不敢多喘一下。漫步在四周院落裡,遇到年輕或年老的喇嘛,開口就是札西德勒,亦即藏語「吉祥如意」之意,這句話在旅遊節目或是網上已經見過多次,終於在藏區的這裡派上用場。離去時,我在金剛寺旁看到了藏羚人客棧,原本我是要住這裡的,好險,不然離市區這麼遠,吃個東西都不方便。我們在路邊買了梨跟石榴要帶回客棧吃。說到石榴,我在台灣從來都沒吃過,平時也少見人賣。這還是我第一次吃到。結果旅行結束回到台灣,反而菜市場賣石榴的攤子多了起來,只不過台灣吃到的是美國石榴,在康定吃到的是中國產的石榴,滋味相近,回憶大不同。


回到大街上,時近傍晚,大家也餓了,肯定中午沒吃什麼東西。我們找個家飯館兒解決民生大事。落了座,問了那些吃、那些不吃的,招呼老闆娘過來點菜,同樣也是秉持著「少油、少鹽、不放味精、辣椒輕手點」的最高原則,我看各家老闆應該也快被這個原則給逼瘋了吧(笑)。等上菜的同時,我們彼此留著名字、聯絡方式,有緣份同車、同遊、同桌吃飯,還不知道名字就太可惜了。左起是深圳的林大哥,也是我日後幾天要跟他一同併車的人,左二是來自上海小潘,一個放棄高薪工作要去川西鄉下支教(註)的女孩子,再來就是我在路上拎著過來的小唐和小李,她們兩個是朋友,一同結伴出遊,而且還是來自我老家那裡。等菜上來後,我們邊吃邊聊,小唐對她的未來很茫然,小李倒是沒多開口,林大哥則是跟三個姑娘說他一路上怎麼觀察她們的(我坐他前面,他看不到我),講的三個姑娘一楞一楞的。小潘倒是年紀輕輕,學問見識文筆頗為不凡。結帳在攤錢時,我一摸兜裡的包,大驚,原來放著錢的袋子裡沒有那一捲大概百多塊人民幣的踨跡,懷疑可能是我付房費的時候掉了。一邊心疼著錢掉了,一邊還得找出其他的錢來付。冒著冷風回到客棧,幾個小姑娘繼續聊著天,林大哥則是跟隔天包車的師傅連絡,要他來談個價錢。我們等了一會兒,師傅來了,開價一天五百,我們試圖殺到四百,不果,只好接受這個價錢,並約好第二天一早五點半來先來接我。師傅跟林大哥離去後,這時客棧老闆跟我說還有另一個客人想跟我們併車,我們要分兩天走新都橋、塔公、八美到丹巴,他想一天就到丹巴。我說這一點我不能決定,得明天一早再跟林大哥商量。後來我又跟這個客人一聊聊到大半夜(我還真的很會聊…Orz),不說了不說了,再說就不用睡了,一早五點就得起床呢。睡前我再把兜裡的包檢查過一次,好險,原來我把那些零錢放到另一個小袋裡了,一塊錢也沒掉。康定的夜,還真冷。

註:支教是指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 1-2 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

相關資料:
甘孜藏族自治州(藏文:དཀར་མཛེས་བོད་རིགས་རང་སྐྱོང་ཁུལ་;威利:dkar-mdzes bod-rigs rang-skyong khul;藏語拼音:Garzê Poirig Ranggyong Kü),是四川省的一個地級的自治州,面積15.3萬平方公里,轄18縣(康定縣、瀘定縣、丹巴縣、九龍縣、雅江縣、道孚縣、爐霍縣、甘孜縣、新龍縣、德格縣、白玉縣、石渠縣、色達縣、巴塘縣、鄉城縣、稻城縣、得榮縣、理塘縣),據統計,截至2006年底,全州總人口93.05萬人,其中藏族佔78.7%,州政府駐康定縣。傳統上屬於康區。

康定(藏文:དར་རྩེ་མདོ།;威利:dar-rtse-mdo;,古名打箭爐,簡稱藏文:དར་མདོ།;威利:dar mdo;藏語拼音:Tando)縣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海拔2616米。爐城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州政治、軍事、文化、經濟中心和交通、通訊樞杻。「蜀山之王」、著名風景名勝區貢嘎山即位於康定、瀘定、九龍三縣。康定又因民歌「康定情歌」而聞名。康定縣在元代即有以土頭為土官的長河西千戶、長河西招討司的設置。明永樂五年(1407年)正式敕封「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世襲其職。崇禎十二年(1639年)固始汗部於土司境設置營官,形成營官、土司雙重統治。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新認定土司。民國時是西康省的省會。歷史上,康定是漢藏貿易物資集散中心,內地通往西藏的門戶。川藏「茶馬互市」的經濟交往中心。康定是一個藏、漢、羌、回、彝等多民族雜居縣。當地的藏族使用藏語的康方言和安多方言、木雅語以及貴瓊語。

康定縣轄3個鎮、18個鄉: * 鎮:爐城鎮、姑咱鎮、新都橋鎮。 * 鄉:雅拉鄉、時濟鄉、前溪鄉、舍聯鄉、麥崩鄉、三合鄉、金湯鄉、捧塔鄉、沙德鄉、貢嘎山鄉、普沙絨鄉、吉居鄉、瓦澤鄉、呷巴鄉、甲根壩鄉、朋布西鄉、塔公鄉、孔玉鄉。康定位于甘孜州东部。东与宝兴、天全、泸定、石棉县交界,南接九龙、木里县,西邻雅江县,北靠小金、丹巴、道孚县。东西最宽140公里,南北最长180公里,面积11422.75平方公里。人口与民族,1990年底有人口96687人,其中城镇人口34301人,农村人口62386人;藏族54149人,汉族40052人,回族883人,彝族301人,余为蒙古、苗、壮、布依、满、瑶、白、土家、纳西等民族。县名来历,康定系汉语名,因丹达山以东为 “康”,取康地安定之意,故名“康定”。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旧史曾译作“打煎炉”,后通译“打箭炉”,简称炉城。自然环境:县境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大雪山中段的海子山、折多山、贡嘎山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将其它分为东西两大部份,东部为高山峡谷,多数山峰在5000米以上,“天府第一峰”贡嘎山在县境东南沿,海拔7556米,峡谷高约3500米以上;西部和西北部为丘状高原及高山深谷区。大渡河北流经东北部,纳康定河出境,境内长达81.5公里。立曲(河)纵贯西北部,汇数十条溪流于西南,全长194公里。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1℃,1月平均气温-2﹒5℃,月平均气温157℃,年降水量803.8毫米。

土壤以褐土、棕壤、亚高山草甸土为主,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次之。县境处鲜水河断裂地带,多温泉、高山湖泊,地震频繁,1955年曾发生7.5级地震。经济资源,农牧业是康定县的生产主体。解放前,农牧业生产一直处在原始阶段,农业产量低下,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畜牧业以游牧为主,随水草而居,冬春缺草,疫病不断。解放后,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引进和改良品种,改革耕作制度,特别是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牧业生产发展,使粮食产量及牲畜存栏数逐年增长。1990年,全县有耕地面积185540亩,主产青稞、430万亩,各类牲畜277503头(只),以养殖牛、马、羊、猪为主。畜产品有酥油、牛羊皮毛等。全县森林面积达226万亩,覆盖率15.9%,木材储积量3850余万立方米。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苹果等。县境矿产资源丰富,有金属、非金属矿点68处,主要有金、银、铅、锌、铜、铁、钨、锂、铍及石棉、石膏、水晶、大理石、云母等。野生动植物资源繁多,属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牛羚、黑颈鹤、小熊猫、雪豹、盘羊、毛冠鹿、白马鸡、藏雪鸡、猕猴、云豹、血雉等共29种。野生植物有云杉、木兰、连香树、白木及药用植物虫草、贝母、天麻、大黄等。县境多雪山、冰川、湖泊,冰川覆盖面积达125平方公里,湖泊总储水量为2.5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流14条,水能储藏量761万千瓦以上。已建大小电站30余站,总装机容量13489千瓦,开发潜力极大。相比来说,工业基础较弱。解放前以民族手工业为主,有金银饰品、藏靴、“夯及”皮毛加工。解放后,发展起来的有建材、木材加工、采矿、采金、食品加工等工业。1990年县属工业总产值1198.9万元,但工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康定地处川藏要道,历来是藏汉民族互货之地,市场经济活跃,各类商业网点密布城乡。。

跑马山风景区(跑马山公园)
跑马山位于康定城南,当地藏族称“拉姆则”,意为“仙女山”,是藏族著名神山之一。为纪念佛主释迦牟尼的诞辰(浴佛)日,当地群众每年农历四月八日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盛大的纪念活动,称“四月八”转山会,并进行赛马活动。一首誉满全球的"康定情歌",更使人们十分向往。若不是在跑马节日期间前往,您可能会有一点失望。由于上跑马山不能全程通公路,如果走路上山还很有一点费事,体力好的人,也需要2小时左右,但现在有了索道(往返30元)上山最多15分钟左右就能到山顶了。跑马山海拨约2700米。上山之后,可以腑瞰康定全城。跑马山门票5元。跑马山索道于2002年7月28日正式建成。共有挂吊篮48个、可载客96人。该索道由云南索道投资商独资兴建,全长720米,总投资达1500余万元(含建筑物投资),于2001年9月开工建设。康定县内还有三座有名的寺庙分别是:康定南无寺、康定安觉寺、康定金刚寺。

關於金剛寺
傳說康定跑馬山等三座山是密教三怙主(觀音、文殊、金剛手)之聖地。公元1272年(宋咸淳八年),在跑馬山腳下建起了一座舊密寧瑪派傳承的小廟,這便是金剛寺的前身。迄今,金剛寺已有七百余年歷史,是甘孜州內最早寧瑪派學修並舉的寺院之一。總面積為15500平方米。十六世紀末,蓮花生大師之語密化身、大伏藏師古汝‧曲傑旺修之轉世──絳達•扎西道吉大師及其弟子應明正土司之邀,前來金剛寺駐錫、弘法利生,金剛寺遂成為寧瑪派北傳伏藏傳規之道場,屬寧瑪派六大道場之一──衛藏多吉扎寺的重要分寺。寺名亦隨主寺而定,通稱康定金剛寺──佛教樂空不變洲。寺院為四合大院,其中大殿是拱斗式建築,藏漢合壁,瑰麗雄偉,堪稱一絕,寺內楊樹參天、環境幽靜,它同近旁的南無寺一道形成了康定南郊雙璧。每年藏歷五月初十,為紀念蓮花生大師,金剛寺都要舉行名為“澤久”的跳神活動。是日,寺院內香煙繚繞,鼓號齊鳴,僧人頌經,觀者潮湧。最吸引人的跳神,是俗眾稱為“骷髏舞”的面具舞蹈。跳神者頭戴骷面具,身穿繪有肋骨紋路的白色上衣,手戴長指甲手套,腰圍彩裙,腳套響鈴,外形奇異舞步輕盈。據說,骷髏形象其實是心地善良、而且法力高深的護法神。

以下為藏傳佛寺的特徵:
1. 金頂:金頂是藏地寺院建筑主要殿堂的標志,它採取梁架式結構,檐四周飾有斗拱,內部立柱支承長額,其上構成梁架,用橫梁柱托檁,構成金頂的坡度。
2 .門窗:藏族民居的門窗多為長方形,較內地門窗用材小,窗上設小窗戶為可開啟部分,這種方法能適應藏族地區高寒氣候特點,可以防風沙。藏族人民有以黑色為尊貴的習俗,所以門窗靠外牆處都涂成梯形上小下大黑框,突出牆面。考究的住宅和寺院常在土上摻加黑煙、清油和酥油等磨光,使門窗框增加光澤。門窗上的端檐口,有多層小椽逐層挑出,承托小檐口,上為石板或阿噶土面層,有防水及保護牆面、遮陽的作用,也有很好的裝飾效果,在西藏的城市住宅和寺院大門經常成為裝飾重點,門框刻有細致的邊連續三角形幾何圖案或卷草、彩畫等。
3 .梁柱:梁柱是藏式建筑中室內裝飾的重要部位。柱為木柱,一般無柱礎,呈正方形、圓形、八角形以及 “ 亞 ” 字形。 寺院和居民中經堂的柱頭、柱身常裝飾著各種花飾雕鏤或彩畫,主要圖案有覆蓮、仰蓮、卷草、雲紋、火焰及寶輪等等,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梁上常施彩畫,梁頭、雀替則多用高肉木雕或鏤空木雕花飾,涂重彩、色彩艷麗、渾厚,與室內木柱等連成整體,有一定的藝術效果。
4 .鎏金技術:藏族的鎏金技術是馳名國內外的特種工藝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著名的 大昭寺和布達拉宮以及藏族廣大地區寺院的金頂,各種鎏金飾物,如寶塔、倒鐘、寶輪、金盤、金鹿、覆蓮、金幢經幡、套獸等,在陽光下光彩奪目,相當具有特色。
5 .彩畫、壁畫:藏族彩畫技術運用較廣。一類多用於內裝修木部,如額枋、柱頭、柱身、雀替、椽頭、椽枋以及門窗櫺和經堂、佛殿、主居室、會客室等天棚線腳等﹔一類用於壁畫上,講究者常常採用瀝粉貼金,位置多見於殿內或靈堂內,以及天井院落兩側或殿前回廊的壁上。藏族的壁畫、彩畫,絕大部分為宗教內容題材。常見的有釋迦牟尼佛和黃教始祖宗喀巴傳記、故事畫,歷代藏王、大師的肖像,四大天王、十八羅漢以及禮佛圖等﹔ 圖案如:西蕃蓮、梵文、寶相花、石榴花和八吉祥(海螺、寶傘、雙魚、寶瓶、寶花、吉祥結、勝利幢、法輪)等。它一方面受到尼泊爾和印度犍陀羅、波斯等文化風格影響,結合本民族圖騰和苯教的圖案發展而成﹔另一方面又深受漢式繪畫風格的影響。彩畫、壁畫技術主要關鍵在於調色和配色,一般是採用礦物顏料,經久不褪色。它將各種色粉,用石臼擂齏粉,使用時加進水及膠,繪成后上光油。 彩畫常配合著建筑色彩運用,由於氣候寒冷和和民族的性格熱情奔放,所以彩畫主要色彩喜歡暖調,如朱紅、深紅、金黃、橘黃等為底色﹔襯托以冷調,如青、綠為主色的各種紋樣,與內地唐、宋時期建筑色調較接近。 彩畫紋樣側柱頭、額枋多用連續十字形、萬字形等幾何圖案,西蕃蓮(覆蓮、仰蓮等)、如意雲紋、火焰紋、寶相花、纏枝卷葉、石榴花,亦有彩的梵文 “ 六字真言 ” 、法輪寶珠等彩飾。在平板枋、闌額藻頭上常作雲頭彩畫 “ 三層方頭披肩 ” 、 “ 箍腰佛珠 ” 、 “ 瓣蓮 ” 、 “ 帶花圈子 ” 等。 彩畫採用淺色疊暈、瀝粉金線勾線,重點綴有橙、紅、黃、金白色,色彩重點突出。本椽子用群青、重繪色彩。柱廊為深紅色間以淺色或金、白線條垂直劃分柱身,有纖細而華麗感,門窗外框一般皆為黑色,特殊寺院、宮殿、住宅採用雕花、彩畫。

關於瀘定橋
瀘定橋所在的地區,是四川通往西康、西藏地區的交通要道,來往的商旅甚多。在未建橋之前,人們大都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個渡口渡過大渡河,但因為水流湍急,過河十分不易。為了加強與康藏地區的聯繫,清政府決定在河谷狹窄、地勢低平、水流較緩的瀘定城西建造懸索橋樑。瀘定橋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動工,次年竣工。因為是康熙帝御批建造的,因此它又叫做「皇橋」,而民間則稱之為「鐵索橋」。橋建成後,為保證安全,每天僅允許定時通行並限制同時過橋的人數。瀘定橋是一座懸索橋,跨度為101.6米,寬度為2.8米,底部距離枯水時的水面約14.5米。橋由13條鐵索組成,其中9條為底索,索間距離33厘米,上鋪橫木板,橫木板上再鋪八道縱木板作為橋面。另外4條鐵索則作為行人的扶欄。鐵索每根長127.45米,重約2.5噸,有碗口粗細,由800-900個扁環扣鏈而成。橋的兩岸有橋台,高20米,上為梯形,下為方形,用條石砌築而成。兩個橋台的後面各開有一口深6米的落井,每口井都有生鐵鑄就的地龍樁7根或8根,與橋身平行地插在井底的井壁上。地龍樁下面再橫臥一根鐵鑄臥龍樁,每根重1800斤。瀘定橋的鐵索就固定在這些臥龍樁上,由橋台和橋樁的重力來共同承受橋的拉力,堅固無比。兩岸的橋台上都建有橋亭,既可防止雨水侵蝕落井,也是官府徵收過橋稅費的場所。東橋亭內有康熙「御制瀘定橋碑」,記述造橋的始末,西面有康熙親自書寫的「瀘定橋」三字碑。東橋亭背後還有觀音閣,登臨其上可俯瞰整個瀘定城。1950年,瀘定城以北新建了川藏公路鋼索懸橋,瀘定橋已不再承擔交通要道的作用。1977年整個橋樑進行了重修,岸上還建造了陳列紅軍史跡的展示館等。

飛奪瀘定橋
紅軍強渡大渡河成功後,由於大渡河水流湍急,連木板都會被湍急的漩渦卷到河底,根本沒辦法架橋,但數萬紅軍只有幾艘小船擺渡,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但蔣介石的追兵距離紅軍只有2天路程,於是紅軍在安順場制定了一個冒險的新計劃:由劉伯承和聶榮臻率領第一方面軍一師和幹部團(紅軍最精銳隊伍,完全由幹部組成)坐船渡江,為右路軍,順大渡河向北走,奪取瀘定縣城,而剩下的紅軍由林彪率領,為左路軍,放棄渡河,順大渡河南岸向北走,兩軍隔岸並進,儘快奪取連接大渡河兩岸的瀘定橋。但這個計劃極為冒險,因為如果假設瀘定橋已經被國軍炸毀,另外,瀘定橋距離安順場有160公里的陡峭的山路,這麼長的山路上,並不知道會有多少川軍阻擊,也並不知道會有多少川軍駐守在瀘定縣城,一旦無法順利渡過大渡河,那麼紅軍將被大渡河分割成兩部分,當時毛澤東臨時作出決定,如果兩岸的紅軍無法再次集合,那麼聶榮臻和劉伯承就在河東岸的四川「再另搞一個局面」。團長黃開湘、政委楊成武等率領著先頭部隊紅一軍團二師4團,2天行軍了160公里。本來上級要求3天內到達瀘定橋,4團官兵在第一天行軍發生多次阻擊戰鬥,行軍40公里,但第二天接到林彪的快馬來報,要求2天必須到達,4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遭遇敵人阻擊時就硬衝過去,不予抵抗,以不予理會受傷和掉隊,晝夜奔襲120公里,終於在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創造了人類行軍史的奇迹。此時橋東面有兩個營的守軍,橋板也已被守軍收去。戰前雙方有喊話,紅軍方面向川軍說:我們是北上抗日的,請你們讓開路,不想和你們打。川軍方面回應說:你們有本事就長翅膀飛過來。在這種形勢下,4團的組成了由一營二連廖大珠為首的22人的突擊隊,突擊隊員腰插手榴彈,駁殼槍,後背一把大刀,冒著槍林彈雨,攀踏著鐵索強攻前進。他們後面是三連,每人抱一塊木板,在後面鋪木板。三連的後面是全副武裝的一連,準備最後時刻拚死衝擊。當突擊隊員到達河對岸時,守軍點燃了堆放在橋頭的澆上煤油的木板,突擊隊員不懼燃燒的火焰,衝到岸上,後續部隊也隨後跟上,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消滅了守軍,奪占瀘定橋,當天晚上,劉伯承率領的先遣部隊也奔襲到瀘定縣城,兩軍會合在瀘定橋東岸。劉伯承走在瀘定橋上,感慨萬千,說:「這裡應該立一個碑」。飛奪瀘定橋的22名勇士得到了當時紅軍士兵所能夠得到的最高獎賞:一身列寧服,一支鋼筆,一個筆記本,一個搪瓷缸子和一雙筷子。22名突擊隊員按照楊成武的回憶錄[1]中的說法,都活了下來;而按照瀘定橋紀念匾的記載,則有4名隊員犧牲。奪得瀘定橋是紅軍長征過程中的一次重要戰役,它避免了中央紅軍被大江一分為二的局面,使紅軍再次擺脫了國民黨陸軍的圍追堵截,也使蔣介石要把毛澤東變成「石達開第二」的計劃徹底破滅。毛澤東曾作詩《七律·長征》,其中有「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段。飛奪瀘定橋之後,紅軍左、右路軍會合於大渡橋的東岸,中央紅軍盼望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的願望越加強烈,他們將要北上穿越大雪山,選擇最近的路線與紅四方面軍會合。

 

Created with flickr slideshow.


是日支出:
55路公車 2元
成都到康定 110元(原價117)
食24.5 住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賣字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