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字多內容長,關於本人家中最近發生的事情,不喜或覺得無聊者就別進來了)
難得遇上四年一次的二月二十九日
我把這兩個月家裡發生的一件大事紀錄一下
免得日後年老時忘記這件事
2007年12月30日的傍晚
家裡接到一通電話
通知我爸出意外,人已經送到三總
其實我爸一整天人去那裡,家裡並沒有人知道
直到這通電話才知道他跟他的朋友去爬四獸山
在南港段的登山步道上跌落一二公尺深的山坡
似有撞到樹幹、樹枝一類的物品
造成頸椎有受傷
在通訊不佳、救難不易的情況下
花了一些時間才送到內湖三總
(這段是聽由他人轉述)
等我們趕到急診室時
我爸已經戴著頸圈躺在觀察室的床上
等著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在照了X光和相關的神經活動測試後
發現我爸的頸椎六七節有異常的情況
隨即緊急安排住院進行後續觀察
第二天進行核磁共振攝影(MRI)
結果顯示我爸的頸椎五六七節錯位,加上椎間盤滑脫
必須動手術才不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醫師說如果受傷的位置再高一點
可能情況會更慘
住院的前幾天醫師投以大量的類固醇,讓受傷部位能夠消腫,以便進行開刀手術
在這幾天中我收到第一張病危通知書
收到時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一笑,住院醫師問我在笑什麼
他說頸椎受傷是很危險的情況
萬一再度跌倒或是發生任何情況
病患隨時都有可能喪命
而我笑的原因是,我沒料到我爸受的傷會嚴重到要開出病危通知單
這段期間當中,醫師也告知我們手術的風險和費用
才明白更換一個人工椎間盤要三萬五
用一組固定用的鈦金屬板要二萬多
我爸總共換了三個人工椎間盤加一組鈦板
光是材料費就用掉十幾萬
而且全部是自費,不在健保的給付範圍內
加上我爸沒有任何醫療或是意外險
這的確是一筆支出
窮人,真的沒有生病的權力
如果你沒有一大筆存款的話
快去買保險或是檢查你的保單內容
在第一個星期裡,我們並沒有請看護
除了大便和洗澡是請醫院的人幫忙外,一切雜事都是自己來
才發現原來照顧病人有多累
所有正常人可以自己做的事情
全都要讓別人來執行
那時我有一個感覺
原來不是要坐擁金山銀山,或是享受華服佳餚才是幸福
而是自己可以做到喝水、吃飯、抬手、抬腿、大便、小便、刷牙、洗臉、洗澡、行走、更衣…
甚至是坐在電腦前看到這堆落落長的文字等,這些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
2008年1月4日是我爸開刀的日子
一大早七點多護士就來準備
八點整,我陪著他進到手術準備室
看的出來我爸非常緊張
因為這個手術要是有任何一點閃失
他不是終生癱瘓,不然就是從此沒有醒來的一天
幸好上天有保佑,手術以比預期還要快的速度順利結束
等到我跟我媽收到通知進到加護病房(ICU)時
我爸已經從麻醉醒來了
只不過出現一個不好的情況
手沒有辦法像正常人能夠握拳,腳也抬不起來
主治醫師又緊急送他去照MRI和X光
確認手術沒有失誤的地方
隔一天,腳的情況已有改善,可以稍稍提高一點
醫師說這是因為我爸的脊髓受到壓迫的時間太久,需要時間來恢復
所以才會出現上述的情況
有那麼一下子,我以為是醫療疏失
不過後來證明是我多慮了
三天後轉出ICU,我爸需要別人照顧的程度加重
在考量到家裡的情況,只好決定先請看護阿姨來幫忙
一天二千塊,後來一算我們總共請了三十幾天
光是這個部分就用掉七萬塊
又不能請外籍看護,畢竟我們還沒有資格可以請
看護阿姨人很好,又細心,不會亂要家屬買東西,還會教我們一些省錢的方法,也會逼我爸做一些被動式的復健
至少這些錢花的有價值
我不懂我叔叔說的「為什麼不自己照顧」
自己照顧?我和我弟還要工作、大家都還要生活,家裡還有兩個小的,怎麼自己照顧?
就算是我自己的工作時間和地點很彈性
醫院也沒有無線網路可以用
我把電腦帶去也派不上用場
況且還要加上照顧的雜事
幸好是我爸還不用抽痰什麼的
不然我們更沒有能力自己照顧
我爸在三總做復健的時候
我和我媽幾乎都每天去看他有沒有進步
(也要順便去收髒衣服回家洗,這一陣子天氣又差,害我得多花不少錢在自助洗衣店的烘衣機上)
看到不少也在努力做復健的病患
其中有幾位看來才三四十歲左右
可能是因為意外或是中風的關係
造成身體上行動不便,在努力重新學習走路和執行一些手腳細微的動作
在這裡要奉勸大家,真的要多注意身體的健康情況
年紀輕輕發生這些病痛,累了自己也累了身旁的人
某一晚我跟照顧我爸的看護阿姨,還有隔壁的看護先生在聊天
才突然發現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就是健保床的給付天數,通常最長是三十天,視情況再延長到四十二天(或是更長)
這可把我嚇的措手不及
因為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我爸已經住院二十幾天,接近三十天的期限
迫使我不得不要開始詢問下一個接手機構的事情,以及考慮接回家自己照顧的可能性
我從轉到三總的復健科,到詢問台北市公辦民營的安養機構,再到私營的安養機構,還有醫院開設的護理之家
都一一詢問有無入住的可能性
若是有床位的話,不管那天是下大雨或是最冷七度
我都得先去確認一下環境跟相關費用、照護情況等內容
過年前,住院醫師就在詢問我爸要不要回家過年
通常醫院會請一些情況在允許範圍內的病患在這段時間離院
同樣家裡還是考量到無力自行照顧的情況
最後在醫師的大力幫忙(再加上我爸剛好那幾天因為尿道感染而發炎)下,讓我爸又留了下來
除夕夜當天我和弟跟我媽在家吃完年夜飯後,也是直奔醫院陪伴我爸
至少不要讓他有被丟在醫院等死的感覺
2008的新曆年和舊曆年,對我家來說都是沒有過往歡樂氣氛的節日
在三總一個月的復健過程裡
我爸的情況有明顯的進步
從坐不起身到可以坐在輪椅上推出去散步或是看電視
手部的動作也從握不起來到可以開始自己拿湯匙吃飯
唯獨就是尿管的部分還沒有辦法拆掉
排尿功能到寫下這篇紀錄時還沒有改善
年後,醫師有問我下一個地方找的如何
我選了一個位於中和的私營養護機構
為什麼選了一個離我家這麼遠的地方
因為在費用的考量下,那家的環境和服務算是我比較滿意的
誰知道我爸還要做多久的復健才能恢復到正常人的80%或是跟正常人一樣?
我必須要多做很多的考量
甚至醫師也幫我們開了巴氏量表
讓我們日後可以申請外籍看護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
很多醫院都有附設護理之家
雖然他們是連吃帶住加看護,而且有醫院當靠山
但是那個價錢還真的不是一般上班族可以負擔的起
完全要自費支出
以台北市區的為例
四人房每個月的費用大概都要四萬以上
還不包括尿片、看護墊等耗材
而且病患(護理之家會叫他們為住民)身上如果有鼻餵管、氣切管或是尿管的話
每加一管要另外加錢
位於北縣或其他縣市的會便宜一些
如果是選擇養護之家、安養院、老人院的話會比較便宜
不過設備和環境相對來說就會差一些(或是差很多)
2月15日,我爸離開住了47天的三總,搭著救護車到位於中和的養護之家
看的出來他還是很不安
畢竟在同一個環境裡待了這麼久
一下子又得適應新的環境
再加上養護之家有不少住民是長期臥床或是行動不便
我爸說他不太敢跟其他人相處在一起
我也請院方特別多照顧他
畢竟中和離內湖很遠,其他人也不太可能像是在三總的時候一樣,每天都去(甚至是一天去二次)看他
次日(2月16日)發生一件讓我感到非常氣憤的事情
(當天我人沒有在現場,這是聽我妹和我媽的轉述)
我叔叔和我姑姑去中和看我爸
他們人先到,我媽說她一到時候,就看到我叔叔氣呼呼的問「為什麼挑一個這麼爛的地方」、「為什麼要把我爸丟在老人院等死」這一類很負面的話
然後我姑姑還上演兄妹情深的戲,假惺惺說什麼他們要負擔我爸住護理之家的費用
叫我們一定要把他轉回內湖康寧醫院的護理之家
幹,他們是什麼東西啊
前面什麼忙也沒有幫到
我爸住院的時候也是愛來不來
連來探病還是空手來的
等我到處找地方也搬好後
就只會狂吠而已
真是讓我覺得噁心
不知道這個戲是要演給誰看
家裡還有其他長輩有去探望我爸
說那個機構並沒有像我叔/姑說的那麼差
如果我真的要把我爸丟到老人院等死的話
我家附近就有好幾家,何必大老遠去到中和?
幹,這麼愛演,幹嘛不去報名演民視還是三立的戲
虧他們還一個是某航空公司的大經理,另一個是移民澳洲,在台澳兩地都有房產的電腦硬體製造商
同樣到我寫這篇為止,說要拿錢來的人還沒看到有拿一個子來
做人要有誠信
話不是講來好聽的而已
在「輿論」的壓力下
不得已還是在2月21日把我爸轉到康寧醫院的護理之家
現在就只能等他慢慢進行復健,早點恢復到能自行打理生活的程度
最後要感謝三總神經外科的朱醫師、謝醫師、復健科的劉復健師/歐復健師、42病房和43病房的護士及護佐、看護金葉阿姨/阿珠阿姨(雖然我爸很嫌棄妳)、看護安安先生、養護中心的臺籍/越籍看護小姐們、各位在這段期間內給我爸和我們全家支持加油的親朋好友,沒有你們,我爸也不會從12月30號躺在病床上四肢無法動彈的一個人,恢復到現在已經可以開始練習使用助行器行走的程度。再次感謝各位。
- Feb 29 Fri 2008 02:31
《心情》我這兩個月的生活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