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砂卡礑步道

我再上一次去太魯閣的時候
是帶著之前在新竹工作時的中國和馬來西亞同事去的
很妙,兩次都是帶著外國人去(噗,中國跟香港要算外國人嗎??)
不過那次去的時間很趕,兩天一夜從台北開車直接殺到花蓮,然後又開回來
超累,我才說坐火車是比較好的旅行方式

早上九點跟民宿配合的租車公司派車來了
今天負責載我們的司機是郭大哥
路上我有跟他聊到這種「民宿+租車公司」的配合方式
他覺得這對他們來說也是好事一件
有固定的客源,不用等客人上門

今天的行程就是太魯閣繞一圈
加上每個景點走一走,居然也在這裡花了五六個小時
好了,有去過太魯閣的人就跟著我的照片回味一遍
沒去過的人,你一定得親自去看一看

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日本人 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1940年,日本政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 在砂卡礑溪谷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將水輸送至發電廠。此外,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先將水引至發電廠,作 為發電機的冷卻水,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
(資料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

之前我就在媒體上看過砂卡礑步道的介紹
所以既然來了,不去看一看怎麼行
我們並沒有走完啦
本來郭大哥是建議走到觀景台就可以折返
不過我們看到有可以通往水邊的小徑
當下就決定下水去

第一次嘗試拍雲霧狀的溪流
第一次嘗試拍雲霧狀的溪流

九曲洞
九曲洞
在這裡遇到好多韓國旅客
一整車一整車的來
敢開太魯閣的遊覽車司機真的很厲害

這裡適合靈修喔?
這好像是在燕子口的附近
呃…這裡適合靈修嗎?
小心有落石哩

中橫的牌樓
係滴,不可免俗,還是有拍中橫的牌樓
郭大哥說「東西橫貫公路」六個字有因意外整修了三次
所以字形不太一樣

這天的天氣一直都不太穩定
早上要進太魯閣時有下了一點雨
大家在 7-11買了雨衣
(這件雨衣有跟我去台東喔)
等到要離開太魯閣的時候
又下了一陣雨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賣字郎 的頭像
賣字郎

賣字郎

賣字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